书画投资技巧当中的四忌和五策
收藏四忌
一忌“哄抢”。香港在书画收藏投资的高峰期曾出现过好几次“哄抢”现象。大陆书画家蜂
拥而入,挤进香港办展销画,最多的时候能一天有好几个画展开幕。近两年,由于香港经济受东
南亚经济危机的牵连,再加上高峰期进入香港的书画作品太多太滥,以至倒了行市,香港书画收
藏投资才从哄抢的非理性行为中清醒过来。从前年到今年,北京几个大的拍卖会,香港送拍的藏
品明显增多,有的公司竟专门为香港某收藏机构举办了一次“回流书画专场”,而这些回流的拍
品得到好价位的却不多,估计投资机构反有损失。现今,深圳书画收藏投资飙升的行情中,也露
出了“哄抢”的苗头,犯了书画投资的大忌。
二忌“眼浅”。书画收藏投资须作长期打算,才能获取丰厚回报。××收藏了一幅张大千的
真迹,转手赚了2万元云云,确有其事,但这种投机最好不要效仿,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高位套牢。
香港人经历了前几年的哄抢,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一般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财大气粗且又急于入
市的深圳收藏家,对此却不得不防。
三忌“跟风”。画商、媒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联手炒作画家,借此提高作品价格而获取利
润,已成为书画经营者惯用的手法。所以,“知名度”已不能作为衡量书画家艺术品位、衡量书
画艺术品真正价值的有效标准。不跟风才能少上当,从而获取可靠的投资回报。
四忌“猎奇”。近几年风行的“书画长卷”,从几十米到万米越来越长,好像越长就越有价
值。其原因还是投资者不明白收藏的价值规律,一味追求猎奇,而书画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
恰好迎合了这种猎奇。但这种“大行活”,想收回投资,很难。
投资五策
书画收藏投资因为具有着更多的风险与陷阱,所以,其投资策略也就要求更严谨、科学、明
晰、有效。
一要重实力,轻“名头儿”,记住“虚名不增值”。对书画收藏投资危害最大的,是媒体炒
作的、继承名号的、知名度遗留的和靠年龄、资格熬出来的几种虚假知名度。只要收藏者能保持
冷静与理智的心态,就很容易把“虚名”剔除。
二要重长线,轻短利,记住“放长线钓大鱼”。北京收藏圈子里有“山东人敢买假画,广东
人敢花大钱”的说法。其实,书画收藏投资的真正投资价值是长线投资效益,而高位进货是无法
作长期投资打算的。现在花5万元买进一张黄胄的作品,碰巧了也许能5.5万元卖出,但谁敢保证
10年以后一定能卖到10万元?卖不到10万元,投资者就有亏本的可能。要想获得藏品升值无限的长
线效益,一是要瞪起眼往前看,二是要放开眼看世界,三是要眯起眼认真地研究作品。
三要重质量,轻数量,记住“不捡艺术垃圾”。书画藏品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
多,最终,那些质量低下的藏品将遭到无情淘汰。不注重质量而靠数量取胜的投资者,弄不好就
会血本无归。
四要重个体,轻群体,记住“一鱼要三吃”。曾有位香港收藏界的朋友炫耀:“我买了本
《中南海收藏书画集》,按照那上面的名字收。中南海收藏什么,我就收藏什么。”一位收藏家
苦思冥想出了一条投资妙策:“按照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的会员名单,挨个儿收藏。”这种心态
乍看似有道理,然而其实,中南海藏品也只是一部分具有珍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中国书协美协会
员未必都是称职的书画家。有位美院资深教授、50年代的老美协会员,至今一幅四尺整纸的作品
价格仍在600-800元上下。某山水画家,今天画价仍不超过百元。荣宝斋特约画家秋声,没入过任
何协会,作品却能凭着其独到的艺术实力,价格步步走高。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看到理事会长
一级画家,就贸然掏腰包,一定要仔细研究个体,把个体从群体中分离出来研究。
五是重功力,轻地域,记住“走进大市场”。书画收藏投资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北京的
董寿平和广东的关山月,一南一北两支梅。在北京,关不敌董;在广东,董不敌关。其实,两位大
师的功力不相上下,价格的变动只因地域不同。对于投机者来说,这正好提供了赚取差价的商
机。而理性的投资者则一定要注意,书画收藏投资中艺术功力价值在逐步加大,地域差价正逐步
缩小。摒弃地域和门户之见,树立大市场意识,就能踏准节拍,掌握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