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投资收藏的价值判断
1. 书画投资收藏的价值判断:形制、题材
书画收藏从书画作品的形制角度来看有一个排序,第一是手卷,第二是册页,我认为这也可
以借鉴考量,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可以看一下。这一件应该是赵之谦非常有名的作品,第一
他画得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而且他的内容非常有意思,他的收藏流传也很好,是西泠印社最
早的创始会员葛昌印旧藏,每件还有葛昌印的笺条,后来就归钱敬塘收藏,这件作品也出版过无
数次,在《南画大成》、《墨节大成》,包括解放以后中国古代书画图录以及赵之谦本人非常经
典的画册里都有这件作品。作品的形式是双蛙四条屏,但是这件东西是表成了双蛙四条屏,实际
上是他的完成册,形式上可以看为一种完善册,而且赵之谦小幅作品在我的眼里是远远大于他的
一些大尺幅作品的,赵之谦的作品是越大越空,文雅之气就丧失了,相反在小的作品当中他能够
反映出来雅致。古人从收藏史的角度来说把手卷、册页从作品的形制上来说排在最前面,我想他
是有道理的。
接下来我们从收藏史的角度来说就讲到题材,某一个画家的不同的题材也决定了作品的艺术
价值,收藏、投资都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以齐白石为例。这件齐白石作品从解放以前
到解放以后也是出版过很多次,在解放以前都有过水印木刻的出版,五十年代荣宝斋也做过他的
水印木刻,这件作品在几年前在保利创下天价,应该是将近一个亿。大家会问为什么同样一件齐
白石的作品有的会这么贵,将近一个亿,有的可能才几十万,这就是我所讲的第三点,要考虑到
同一画家的不同题材的问题。大家知道贝叶草虫这类题材在齐白石的作品当中是很少的,也是艺
术成就最高的,存世量也应该是最少的,即使你把它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它也具备投资潜力。所
以我们在关注同一个画家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他的题材很多,比如齐白石的人物画、山水画、贝叶
草虫、蔬果画,这类题材不但艺术成就高,而且市场潜力也比较大,是投资收藏的首选。
2.书画投资收藏的价值判断:竞拍人气
参与艺术品市场时,有一种判断是在拍卖中进行的,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的判断。大家可以发
现有一种经常能够见到的一种情况,就是一件作品如果竞拍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就想买这幅作
品的人他的心气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加入艺术市场时间长了以后对很多竞拍对手比较了解了,
比如他香港的某位收藏家他的眼光也很好,这是台北的某个收藏家他的眼光也很好,这就是拍卖
市场当中的借眼光的问题。以至于他本来准备出四百万、五百万买这幅画,后来他举到最后七百
万、八百万,一千万他都会去举,因为他认为这么多懂行的人在参加竞买这件东西,所以说肯定
是好东西,肯定是很难的东西,肯定有它的奥妙的地方,所以说我会不断地提高我的心理价位和
出价的范围,甚至于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说他本来根本没打算买这幅画,结果就是因为大家在
举得热烈,所以他也举了高价。我可以举个极端的例子,是有关刘益谦的例子,十几年以前那时
候翰海还在京广中心拍卖,那天我也在,刘益谦到了以后办好号牌以后进场,这个时候场内竞价
很激烈很激烈,他进来也不知道那个画是什么,他从从后面进来就跟着举了,最后应该是四五十
万把那幅画给买了,买了以后把单子送到他手上,他签单时才知道,原来是张大千的花卉。我是
对他这个行为比较了解,他纯粹是市场判断,这么多人在买就怎么怎么样,据说这件东西前几年
还卖了两三百万呢。当然他这个例子比较极端,我给他举出来,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要去采取这样
的做法,但是拍场是一面镜子,可以告诉我们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如果大家在对某件作品在
竞价的话肯定有其中的道理的,可能和你竞价的对手他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从美术角度进行一种
研究,最后他所做的这些工作就表现在他出价的行为。刘益谦先生他向来是为我所用,用他的话
来说我就是傻,我不懂的,但是我无非就是有点儿钱,但是实际上他这样是一种比较调侃的方式
说这种事,但是我认为他还是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2.书画投资收藏的价值判断:存世量
借鉴前人收藏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他们从清初开始已经对中国传统书画进行了大量的
梳理、总结,这些文献已经告诉了我们某些画家他的作品存世量会很少,正因为他们作品存世量
很少,所以也一直为收藏家追逐、寻觅。所以在拍卖会上如果出现这样画家少有存世的作品,藏
家他们应该会尽最大的努力来竞买这类作品,这是我讲的第四点。
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在古画当中如果你关注明代绘画肯定首推明代的四个画家,文徵明、沈
周、唐伯虎、仇英,而这四个人当中大家可能更喜欢仇英和唐伯虎,而且相对来说他们的存世会
很少。民国的时候曾经有几个收藏家在一块开玩笑,大家在一块喝茶、吃饭、聊天,一讲到明四
家就称赞说太了不起了,藏家说我不但有唐伯虎也有仇英,可能用现在来说就比较显摆,但是如
果另外一个收藏家说我有顾炎武,有黄宗羲的画,可能另外收藏仇、唐的人他就不敢显摆了,他
只有听的了份了,就是因为顾炎武、黄宗羲他们两个作品存世太少太少了。据不完全统计故宫里
顾炎武的书法作品好像只有一开,是他的一个手札,这件作品是在去年春拍古籍善本专场里出现
的顾炎武的《五台山记》,它应该是一本册页的后一小部分,大概占了1/3,起拍价才20万。当时
我个人就对这件东西兴趣很高,我认为这个东西太难得了,可能一辈子就碰上这么一次。买这件
西可能不简单的是一种投资的行为,也远远超出了一种收藏的范畴,我认为我参与买这件东西那
是一种信仰的问题,应该就是无价的,因为我对顾炎武、黄宗羲这些大文豪、大文人我是从内心
特别喜欢,而且他们的墨迹你很少能碰上,你碰上这么一开的手札已经很难得了。这本册页,是
顾炎武他的一篇小文章《五台山记》的手稿,结果从20一直卖到了2000多万,直到被国内的企业
家买走了。我当时也举得很高,但是没买到,国内那个企业家是因为故宫有一个专家给他提了一
个建议,就说故宫顾炎武的东西也只有这么小小的一张纸,所以他最后买下来了。所以从收藏史
的角度你有仇英和唐伯虎,还不如有顾炎武和黄宗羲。
讲到某一个画家他的存世量多寡的问题,我可以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就比如说到清初四僧,
渐江、髡残、石涛、八大,他们的作品在当时都是反主流的,但是到了晚清、民国以后得到了黄
宾虹等大家的追逐,大家对寺僧的艺术成就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他们在中国书画史上的地位有了
重新认识,他们收藏价值也越来越得到凸显,他们的作品价格一直是很贵很贵的。在我们大家的
眼里,可能他们四个人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不分上下,但是他们作品的市场价格却不同。为什么?
就是因为有些人的作品存世量很少,有些人的作品存世量相对多一点,我们现在在拍卖会上,可
以说在每一个季度的拍卖会上都能看到石涛和八大,但是像髡残就甚为少见,所以说髡残的这样
一幅作品可能就会比同类的石涛、八大的作品要贵一些。这件作品应该是去年嘉德春拍大观夜场
卖出去的,而且这件作品还有一个著名的上款,就是当年石谿甲申云游以后一直住在南京,那个
时候周亮公也一直在南京,他们有些往来,他的上款是画给周亮公的。这件作品当年卖了三千多
万,我相信如果是石涛、八大这样的作品,应该价格会相对低一些,就是因为髡残这类作品存世
很少。从书画收藏史的角度来说四僧当中最多的就是石涛、八大,其次是髡残,最少的就是渐
江,这件作品是嘉德今年春拍的这件作品,据我所知好像起拍就是三千万,这就证明了同样是四
僧成员,同样他们的艺术成就不相上下,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人的存世量少的话,他的价值会越
高,这也是一个例子,起拍价就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