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投资的首选是---“五字四性”
什么样的书画作品才具收藏价值并享有增值保值的功能呢?判断、欣赏和收藏一件书画作品又有哪些评判标准?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在良莠不齐的艺术品市场中如何做到慧眼独具呢?
就书法而言,目观,是书法欣赏的第一步。它是一种直观关照,是对书法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得目之愉悦。具有感官直接性、情感参与性、感受短暂性的特点。其主要包括书法的笔法美、结字美、章法美、墨法美、材料美等五大内容的欣赏。书法形式美虽是形而下的美,但却在内在的哲思上归于形而上的“道”。目观获得的是视觉上的快感,是较低层次的欣赏,但却是心悟与神会高级欣赏的基础。
心悟,是在目观的基础上对所观书法作品“象”外的妙悟,得美与心灵之愉悦。此时的欣赏者如唐代张怀瓘所言“唯见神采,不见字形”。书法的气韵美、风骨美、神采美等正是通过心悟而获得。这时的欣赏者超越了书法作品的感性视野,上升到了对书法作品价值的认同,使得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以提升,其与道德境界相对应。
神会,这是书画欣赏的最高阶段。欣赏者人书合一,直达天地之境界,得道与志和神的愉悦。这种心灵深层的持久愉悦,把人带入道体境界,精神从而得到解脱而获得逍遥与自由。千百年来,历代书画经典之所以令欣赏者心仪其中,就是由于其书画欣赏进入了道体境界给人带来无穷的魅力与享受之所在。书画欣赏从目观到心悟再到神会,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反复玩味,方能逐渐深入,进入人书合一的化境。
在书画艺术品投资领域,我们应以“名、真、精、新、量”五字标准来选藏或投资作品。一、看作品的作者是否有“名”,这就要熟悉中国美术史和近现代美术史,比如五代的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元代的赵孟頫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明代的“明四家”——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及陈淳、徐渭、张宏、陈洪绶、崔子忠、吴彬、仇珠、文淑、薛素素、马守真、张路、蓝瑛、张瑞图等。二、在看名头的基础上寻“真”,也就是真迹。现在赝品充斥市场,不但有仿齐百石、李可染这些大师的作品,就连地区上刚露头角的小名家也有人仿,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务请专家“掌眼”。三、要 “精”,一个画家一生作品可以等身,有灵感大发的精心之作,也有应酬社交、人情的草率之作,我们投资必须要选藏该画家的精品。四、看作品的保存状态,要 “新”,不是崭新的新,而是指作品的品相好,不缺损、不破损、不霉变。因为艺术品是用来进行审美的,缺损了就降低了它的审美价值,也降低了它的市场价值。五、作品的存世量。画家作品存世量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其价值。俗话讲“物以稀为贵”,像黄宾虹、陆俨少、谢稚柳等画家作品价格之所以还未到应有价格,与作品存世量过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寿等作品之所以能高价位成交是与其作品少分不开的。特别像李可染有“废画三千”之称。有人统计李可染作品存世量在千幅以内。而张大千、齐白石一生创作了难以计数的作品。但是,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一直处于最高层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画得太出色,另一方面他们成名早、影响大。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齐白石已享誉全国,并有“南张北齐”之称,晚年又都具有国际影响。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们一直领导着中国字画销售价格,因而经受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但总的来讲,名家作品存世量的多少也是影响其价值的一个因素。
当然,最终书画作品的价值还是决定于画家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境界,他们的内在修为与外在境遇,与普通大众甚至其他的文化人、艺术家有无质的区别,而这就需要看画家的综合素养与创造能力了。书画之外还要看他们的思想高度、文学修养等等,所以收藏还是要靠画家本人和作品本身说话,这就需要收藏者的眼光和判断力了。
怎样评判一件书画作品有无收藏价值?
可从以下四个层面上来衡量。一、传统性。自己的作品是否从传统走出来,是否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有自己独创的东西。二、个性。也就是说作品是否有独特鲜明的艺术语言和风格。这主要是精神层面和审美层面上的,当然艺术高度、内在的精神高度尤为重要。三、学术性。也就是理论的高度,在学界的一种认可度。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四、时代性。也就是说画家的艺术作品是否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艺术语言,不但内容要有境界,形式也要美。只有具备这几个特征的书画作品才是值得玩味、收藏和品鉴的。当然要想收藏到上好的书画作品最基本要懂鉴赏、重艺术、看名头。如何提高鉴赏力?歌德说过,艺术鉴赏力需要用最好的艺术作品来培养。最好的书画作品,自然就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开宗立派的书画大家留下的作品。重艺术就是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还要看书法家的名头,但绝不是他自诩的虚名。我觉得搞收藏还要具备眼力、财力、耐力和懂得借力。有眼力,就是要目光敏锐,独具慧眼。有财力,就是收藏应该量力而行。有耐力,就是收到好东西你要能守得住。同时还要懂得借力。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富可敌国,王羲之的《平安帖》《奉橘帖》等八幅书迹都是他的藏品。他除了眼力、财力、耐力之外,还能借力。大书画家和鉴赏家文征明就是他的第二双眼睛。文征明的两个儿子文嘉、文彭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他家里,帮他鉴定东西。现在的收藏家也可以找真正懂得欣赏书画艺术的人帮忙掌眼,从而做到万无一失,把风险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