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当代国画 须对艺术理解
世界性的艺术系统中,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而能够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也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引为借鉴。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了它的独特性。其中山水画的自然观,摒弃了物理的自然,溪山行旅、潇湘奇观、富春山居、秋山草堂,都记录了画家的心象,而非纯自然的景象。中国的花鸟画则把西方人所忽略的花鸟虫鱼造就成特殊的绘画题材和特殊的绘画样式,使之在审美的领域焕发异彩,表现画家的心声。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人生的艺术写照。 中国绘画有着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方式,其完整的体系就是中国画的传统。中国画艺术蕴涵了丰厚的哲学意念,以天人合一的艺术思维方式,把审美定位在形神、气韵等抽象的概念中,从而凝聚成一种与西方艺术大相径庭的东方精神。这一精神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表现,有历史的继承,也有时代的发展。 中国画在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历经了数次大的变革,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流艺术和形式。而在近代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画又因为社会的变革,表现出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因此,所发生的与传统的关系问题,则成了新时代中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面对当代中国画的现状,其风貌与历史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对于当代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显然,不能局限在对传统中国画的认知之中。这种因为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艺术面貌的变化,以当代艺术鉴赏的整体需求为基础,带来了当代艺术鉴赏的新的内容,因此,不管从哪个层面上去理解,都提醒人们需要正视现实的变化。 在当代高速发展的经济支撑下,当代国画的收藏也是集一时之盛。尽管我们还没有看到像宋徽宗和他所处的时代那样,因为帝王的特别爱好和推动,带来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以及收藏的兴盛这样一种发展格局,但是,今天在普及层面上的全民关注,则是史无前例的。无疑,当代国画收藏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藏家对于收藏的意义,更多的是着眼于增值这一经济问题之上。人们的热情在经济的蛊惑下,将本应对艺术的关注,沉寂在经济问题之后,各种成交价的误导和记录的突破,往往演化为一个公众的社会话题。这种公众性虽然对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可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这种社会化的问题转移了人们的视线,消解了艺术鉴藏的内在精神。 从历史上看,收藏有三个群体,即宫廷收藏、文人收藏与民众收藏。在这三个群体的关系中,虽然相对于宫廷,文人也在民众的范畴之内,可是,封建社会中的文人绝大多数为官,而从收藏意义上来说,民众则是指的那些基层的、没有文化的群体。中国的鉴藏文化中,最能与中国画传统相合的是文人收藏,正是文人收藏积淀了中国文化中特别的一个内容,也是形成中国鉴藏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宫廷收藏和民众收藏更多的是从财富的观点出发来积累财富,其中的宫廷收藏大都来自继承、进贡和搜刮;民众收藏则基本上是以继承为主。文人收藏虽然也有继承的部分,可是,多数则是在与当代书画家(文人)交往中的酬应和馈赠,因此,与具体作品相应的是收藏的典故和佳话。 当然,面对这样的收藏传统和收藏文化,今天很难达到那种境界,因为时代之变,传统的文化方式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都在历史的发展中发生了变化,但是,正好像中国画传统的改变还需恪守发展中的底线一样,当代国画的鉴藏在时代的变化之中,也只有继承和发展中国画鉴藏文化的传统,才能使鉴藏在文化的浸泡中生发出令后人回味的趣事和佳话,为中国式的鉴藏文化增添时代的新的内容,同时也丰富当代国画作品的内涵。如此,鉴藏的过程因为文化的问题而增添了它的附加值,从而使当代文化的建设能够在经济问题之外表现出它的特别的意义。 无疑,这之中最需要的是对当代中国画的认知。认识和理解艺术有多种途径,书本的传授是一方面,而与艺术家的交流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可是,我们今天难以和石涛、八大去交流,也难以和傅抱石、李可染去交流,与他们只能在历史的时空中神交,尽管这也是一种境界,可是,作为认识和理解则存在着时空的隔阂,存在着间接的局限性。当代鉴藏与当代画家的关系,基本上不存在时空的隔阂,在相关问题的直接性的交流中,可以减少认识和理解的难度。正是在这样一种现实中,使得当代收藏更多的是在当代的范围内,可以说,这是每一个时代的鉴藏特点,也是收藏的一般规律。 中国画的鉴藏,只有在当代的范围内,才有可能创造为后人所景仰历史,才有可能增加为后人所品味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