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年轻艺术家的未来
艺术品收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收藏品未来价值的一种投资,而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却是长久以来都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个人、艺术机构都开始注重对未来的投资,开始关注一批年轻的当代艺术家,我认为这种良性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可取的。
其实从现在市场拍卖的行情来看,海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观已经慢慢改变,今年在纽约就有很多中国艺术家高价位作品流拍、低价位作品却成交的情况发生。中国香港的秋拍也是,当代高价位的作品价格滑落,但是新生代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关注度却越来越高。在这两年香港苏富比的当代亚洲艺术专场中,已有10多位70后及80后艺术家的单件作品成交价突破百万元大关;今年的一些博览会也主打“年轻牌”,年轻艺术家不仅在作品数量上与市场主力艺术家平分秋色,很多画廊也以主题展、个展等方式大力推介,销售成绩也不错。
在艺术节“收藏未来”的论坛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届得奖艺术家的成功就是从这个艺术节开始的,应该说,年轻艺术家很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确实,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门类、艺术价值上都需要不断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挖掘他们的价值,并逐渐获得专业领域、藏家和市场等各方面的认可,但这样一种发展的脉络仍然是有迹可循的、一步一步在实践当中的。
从作品的认可度角度来看,一些当代的作品会遭遇到被认为“看不懂”的窘迫境地,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批优秀年轻艺术家的探索正逐步显现出新时代下艺术作品的思想性、融合性和发展性。在技法、基本功方面有所造诣之后,融入新时代的特点和内容也无疑是艺术创作发展的一部分。对大众来说,也许四五十岁的人觉得无法接受,但二三十岁的人会有所感触和共鸣,这就是当代艺术前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举例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不满30岁的刘小东从新生代画家中脱颖而出。数据统计,2000年其成交均价尚在5855元/平方尺,2011年秋拍这一数字则为24.6万元/平方尺。而目前市场上单价逾百万元的70后艺术家,多是在2005年左右开始崭露头角,他们作品的升值幅度也很可观。
但另一方面,投资和收藏年轻艺术家的“未来”无疑也是充满风险性的,年轻艺术家群体中近乎残酷的淘汰率是不容忽视的。购买年轻艺术家作品好比“天使投资”,不仅考验历史眼光,还要充分考虑投资风险。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可以分为萌芽期、成长期、高速增长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面临的风险和需要考虑的因素都是不同的,藏家和投资者必须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和风险偏好,制订合理的收藏投资计划。
不过,回过头来再从整个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角度出发,艺术品收藏本身就具有未来性和风险性,其中的差异无非是收益率、风险度的高低大小,而整个市场想要越做越好、越做越有活力并且全面平衡地发展起来,收藏这批年轻艺术家的未来,是极为关键的。
|